大豆該如何賣個好價錢
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在內蒙古和東北3省試點推行以來,效果初顯,大豆迎來豐產豐收,但市場交易并不活躍。專家認為,要解決“產強銷弱”,發(fā)展農產品期貨市場是現實可行的路徑,同時,還應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加強農業(yè)風險科學管理—
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去年在內蒙古和東北3省試點推行以來,效果初顯,黑龍江等大豆主產區(qū)大豆獲得了豐收。不過,大豆市場并沒有出現預期中交易活躍的場景。現在正是春耕備耕時節(jié),農民急需資金,銷售大豆意愿增強,大豆交易量有所回升,但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需求低迷的狀態(tài)。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該如何化解農產品目標價格改革留下的市場風險敞口?
大豆豐產豐收銷售陷入僵局
站在自家庭院里,遠遠望著尚未完全解凍的黑土地,黑龍江克東縣昌盛鄉(xiāng)安全村現代農機合作社負責人赫永東仍然在為今年是否增加大豆種植面積糾結。去年合作社種植大豆2萬畝,其中8000畝大豆為訂單種植,大豆平均畝產超過300斤。當地大豆銷售價格為每斤2.15元,他們按訂單種植的大豆以高于市場價0.1元的價格賣給訂單企業(yè),其他大豆按照市場價格全部出售。
赫永東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盡管大豆目標價格早就訂好,每斤2.4元,但目前價格補貼還沒有到位,最后會怎么落地,他心里沒底。據了解,當地政府已測量完大豆種植面積,合作社符合補貼標準的有1.4萬畝。赫永東算了一下,按照出售價格,每畝大豆收益100多元,加上目標價格補貼,每畝大豆又可獲得100元左右的補貼,合計起來,每畝大豆種植收益能達到200多元,但這仍遠遠低于玉米種植收益。
目前,東北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正在試點周期中,大豆種植面積測量工作已完成,試點地區(qū)正處于采價期(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目標價格補貼尚未發(fā)放。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是否成功,事關農產品目標價格改革成敗。
從試點效果來看,大豆目標價格政策釋放了大豆生產的活力。據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的估算,去年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都有恢復性的增加。但是,大豆市場并沒有出現預期中交易活躍的場景,大豆“產強銷弱”的局面也沒有得到根本改觀。
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告訴記者,當前東北大豆交易低迷的原因有二。一是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正處于“試水期”,農民和企業(yè)都在觀察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如何落地。二是國際市場大豆價格持續(xù)下跌,拉低了國產大豆價格預期,影響了市場主體收購大豆的積極性。
“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實施,提高了大豆企業(yè)預測市場風險的能力。但是,當前宏觀經濟下行,食品消費需求不振,大豆需求量下降。2014年,大豆蛋白價格大跌,很多企業(yè)經營困難,影響企業(yè)收儲的積極性。這是當前東北大豆交易不活躍的根本原因。”山東禹王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錫潛說。
創(chuàng)新流通方式 發(fā)展期貨市場
當前大豆交易陷入僵局,與我國糧食購銷模式落后,仍然采用企業(yè)掛牌收購,農民自由售糧的現狀有關。這種購銷模式容易導致產業(yè)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互相奪利,農戶希望價格賣得越高越好,企業(yè)希望大豆價格越低越好,缺少能夠使雙方都滿意的購銷體系,導致農民與企業(yè)無法實現有效對接,風險在產業(yè)鏈條內循環(huán),最終損害整個產業(yè)發(fā)展。
這種模式也不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目前,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超過80%,國產大豆在市場上缺乏定價權和話語權,國際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很容易傳導至國內,沖擊國產大豆。大豆目標價格推出后,國內大豆市場與國際大豆市場接軌,市場波動風險勢必加劇。
如何化解這種困難?專家認為,創(chuàng)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已刻不容緩。從當前來看,發(fā)展農產品期貨市場、開發(fā)農產品期貨交易新品種是現實可行的路徑。
黑龍江博朗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兆福認為,“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實行,使農民有了穩(wěn)定的種植收益預期,這就為發(fā)展農產品期貨市場提供了合理的時間和空間,F在,應該積極引導農民了解期貨市場,參與期貨市場,并利用期貨市場指導農業(yè)生產經營,化解市場風險!
據了解,目前國內一些商品交易所正積極推進期貨市場為“三農”服務,并積極推動農產品期權上市。2013年以來,大連商品交易所還在黑龍江設立大豆交割庫。專家認為,把大豆交割庫設在黑龍江等大豆主產區(qū),有利于形成大豆權威價格,有利于大豆主產區(qū)在大豆價格形成過程中形成話語權與知名度。同時,期貨交割庫向產區(qū)轉移,將激發(fā)更多企業(yè)和農民參與期貨市場的熱情,并有效對沖市場風險。
加強風險管理推行價格保險
在通過農產品期貨交易應對市場風險的同時,還應該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加強農業(yè)風險科學管理。
我國自從2007年推行政策性農業(yè)保險試點以來,農業(yè)保險發(fā)展迅速,已經覆蓋種植業(yè)、養(yǎng)殖業(yè)。不過,當前農業(yè)保險產品主要應對農業(yè)自然風險,對于應對農產品的生產經營風險,還難以發(fā)揮屏障作用。
那么,該如何化解農業(yè)生產經營風險呢?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出,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探索糧食、生豬等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目前,北京、上海、江蘇、四川等地正在試點推行生豬蔬菜等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取得了積極的效果。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要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張峭認為,目標價格保險與目標價格補貼政策一樣,是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實現的一種方式。目標價格補貼是一項政府逆周期的收入補貼計劃,管理的是大的、可預期的、周期性的價格波動;目標價格保險是一種市場化風險管理工具,管理的是中等的、不可預期的、隨機性的價格波動。目標價格補貼保障的是“目標價格”,目標價格保險保障的是“預期價格”。
那么,目標價格保險保障價格如何確定呢?張峭認為,有效期貨市場中的遠期合約價格是最理想的預期價格,也是保險保障價格確定的依據。因為有效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fā)現功能,期貨市場的遠期合約價格已經充分包容了長期趨勢性、周期性、季節(jié)性等可預期因素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更加接近于遠期真實價格,保險人和被保險人雙方都不會做出比期貨市場更好預測。
專家認為,我國現已建立起小麥、玉米、稻谷、大豆、棉花等重要農產品的期貨市場,可以借鑒國外經驗,探索使用農產品期貨價格的遠期合約價格作為價格保險中保障價格確定的依據,開發(fā)新型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產品,進而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經營風險的管理。
http://m.flamewebsite.com/news/40591.htm
歡迎轉載,轉載請保留以上網址
- 農資營銷的基本發(fā)展規(guī)律
- 牡丹江市糧食產量突破60億斤 秋糧收儲尚未放量
- 玉米線蟲病防治
- 市委常委萬士其蒞臨農資大市場督查
- 延慶縣北郎中村 家家都有企業(yè)股
- 除草劑產品需要的轉變
- 2015年二點委夜蛾發(fā)生趨勢預報
- 臍橙葉面追肥重要性
- 發(fā)展紅薯產業(yè)年產粉條30萬斤
- 發(fā)改委通知兩節(jié)期間嚴查哄抬物價
- 遼寧遼陽縣農機局認真落實部署秋季補貼工作
- 全國四分之一土雞廣西產
- 瀏陽:21斤扁豆自檢農殘超標,當場銷毀
- 使用化學農藥應充分考慮的因素
- “十二五”末,中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目標為超過5.4億噸
- “十二五”農藥工業(yè)發(fā)展目標的六個方面
- 重慶石柱:指導農民做好農機“冬眠期”管理
- 您對玉米新品種“中單909”的知識了解多少?
- 湖北磷礦石::配額制帶來供應緊張
- 2012年上海市糧油作物病蟲發(fā)生趨勢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