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農資行情 >> 正文

六旬老農馬東亮多項農機發(fā)明獲國家專利


來源:農資1號網      分類:農資行情      時間:2014年12月3日      閱讀次數:

一位年近七旬的退伍老兵歷時35載,靠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對農機具技術研發(fā)的癡迷,先后發(fā)明研造出小四輪聯合收割機、果園小型旋耕機、果園噴藥管道收放機、籽粒全自動收集裝車機等大大小小十余種農機具產品。其中小四輪聯合收割機、籽粒全自動收集裝車機等三項農機具發(fā)明還獲得了國家級專利證書。近日,筆者在芮城縣南關村見到了這位遠近聞名的農機具“發(fā)明家”。

“今年67歲,小學文化程度,1968年應征入伍,當過炊事員、技術員、裝卸工、司機,在部隊的57工廠學習車床電焊類、1973年復員后回到家鄉(xiāng)開了家汽拖修理部。”在馬東亮的家里,筆者見到了這位身著工裝、兩手油污的“大發(fā)明家”。追憶往事,馬東亮娓娓道來:“1981年6月份,村里找了輛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小麥,連陰雨致使聯合收割機窩在泥漿地好幾天不能動彈。也就是在那時候,我萌生出一個想法:如果能有臺小型收割機,操作起來就不會這么笨重,同時也能在小塊農田里進行收割。”夏收結束后,馬東亮邁出了研發(fā)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他購買相關書籍,同時還聘請了專業(yè)繪圖師學習繪制草圖,從平面到立體、從大概到精確、根據大型聯合收割機的各個部件往小的改。為了配合實地試驗,馬東亮說服家人,把用鐮刀割回來的2畝小麥連同秸稈整體存放在倉庫,一遍遍試驗,一次次改進。功夫不負有心人,1988年,馬東亮研發(fā)的“小四輪聯合收割”試驗成功并獲得國家級專利,轟動小城。“專利獲批后,自己外表光鮮,內心卻熬煎得不得了,耗費近十年時間,連帶工人工錢,自己里里外外欠下14萬元,直到專利轉讓給北京一家農業(yè)機械廠后才消停下來。”馬東亮說,“1992年6月5日簽訂專利轉讓合同后,當天啥也沒干,四處清償債務,那天夜里,是我連續(xù)多年來睡得最踏實的一覺。”

提及馬東亮最得意的作品,要算是“果園噴藥管道收放機”。馬東亮說,現在周邊縣農村莊稼地里打藥全都用這款機子,雖然構造簡單,但也是他和兒子、女婿三人歷經數十次改進、整整琢磨了一年時間才做出來的,其中為解決噴藥管道打結而制作的收放活接頭就用去了多半年光景。

馬東亮說,有人愛抽煙,有人好喝酒,自己除了舞弄這堆鐵疙瘩外,再沒有別的嗜好,自己也只有在這里才能尋找到生活的樂趣,F在一天到晚不停歇,最害怕停電,電一停沒事干就急得團團轉。馬東亮最近正在研制新產品“懸掛式野外小麥、玉米籽粒上料機”。他對子女承諾過,等過了70歲,他就聽從子女們的勸誡,不再癡迷這堆“鐵疙瘩”。


http://m.flamewebsite.com/news/38119.htm
歡迎轉載,轉載請保留以上網址
北京正開天力肥業(yè)有限公司
相關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